堅係講音樂 #2 | 恐音症 | DJ 毅親身討論 | 憤怒厭惡焦慮或恐懼等強烈情緒 | 神經系統的異常 | 遺傳因素 | 早期經歷 | 遺傳因素 |
已更新:2024年10月22日
今集我地只講聲音,不講音樂,點解呢?因為我地請到一位朋友 DJ 毅 親身討論恐音症
恐音症(Misophonia)
是一種對特定聲音極度敏感,或產生強烈負面情緒和反應的狀況。這些聲音通常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,如咀嚼、敲打、呼吸等。恐音症患者在聽到這些聲音時,可能會感到憤怒、焦慮、厭惡或恐懼,甚至可能會採取逃避行為以避免接觸這些聲音。
恐音症的症狀
- **情緒反應**:聽到特定聲音後,出現憤怒、厭惡、焦慮或恐懼等強烈情緒。
- **生理反應**:心跳加速、出汗、肌肉緊張等身體反應。
- **行為反應**:遮住耳朵、離開現場、發脾氣等。
可能的誘因
恐音症的具體原因尚不明確,但一些研究和觀察指出,它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:
- **神經系統的異常**:大腦對聲音處理方式的異常,特別是情感和聽覺系統之間的聯繫。
- **遺傳因素**:家族中有類似症狀的人,可能更容易患上恐音症。
- **早期經歷**:童年時期的負面經歷,可能會使某些聲音與負面情緒聯繫起來。
應對方法
目前沒有專門治療恐音症的特效藥物,但一些方法可以幫助患者緩解症狀:
- **認知行為療法(CBT)**:通過調整對聲音的反應,減輕負面情緒。
- **聲掩蔽技術**:使用背景音樂或白噪音,掩蓋觸發恐音症的聲音。
- **支持團體**:與其他恐音症患者分享經驗和應對策略。
- **正念訓練**:通過冥想和正念練習,增強對聲音的忍受能力。
恐音症雖然對生活影響較大,但通過合適的應對方法和專業幫助,患者可以逐漸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和反應,提高生活質量。如果你或你認識的人懷疑有恐音症,建議尋求心理健康專業人士的幫助。
播出日期 :
21-06-2024
主持人 : Kin
受訪者 : DJ 毅
------------------
Sha Pop Radio :
Web :
Email :
DJ 毅
Comments